您当前的位置:滚动 >  >> 正文
环球时讯:田园养老、乡村致富,金山区朱泾镇探索康养产业新模式

时间:2023-06-28 08:05:50    来源:新民晚报

两年前,80岁的王毅搬到金山区朱泾镇待泾村的一处农家宅院里,过起了“枕稻香而眠,闻鸟鸣而起”的惬意生活。走进王毅的房间,床头挂着一幅山峦连绵、水波荡漾的山水画,与绿色的墙面交相辉映。推开窗,屋外是一望无际的绿色水田,乡野风光尽收眼底。王毅是金山区朱泾镇享莱乐新生活文化社区的一位住客,在这里,他寻到了心中的那片“桃花源”。

近年来,市区老人到郊区养老蔚然成风。记者近日走访朱泾镇新泾村与待泾村,探寻郊区养老新模式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田园养老

白墙灰瓦、青葱田野,走进新泾村与待泾村,一幢幢外貌划一的农家宅院映入眼帘,简约雅致的房间内宽敞明亮、配套齐全。这里就是享莱乐新生活文化社区。

据悉,该项目已建设两期,共有22栋,76套客房,既可短期的体验式旅居,也可签约长住。王毅在这里租了两间房,月租8000余元。他原本住在莲花路附近一栋超过500平方米的别墅中,但与妻子两人居住略显冷清。随着年纪渐长,生活稍有不便。

2021年,王毅第一次来到朱泾镇参观时,一眼便被这个文化社区所吸引。“这里就像是农村三星级酒店,环境开阔、空气清新,还配备了专门的管家。步行3—5分钟就有食堂,40元能吃三顿饭。”不久后,王毅夫妇便出租了自家的别墅,搬到了待泾村。除了租一间房自住外,王毅还特意租下了隔壁的另一间房,给在市区上学的孙子周末来住。

与侧重于生理服务的传统养老机构相比,这个文化社区不仅提供社区“管家式”服务,老人们还能根据自身兴趣,在自己的农家小院里开设咖啡沙龙、书画展等活动,通过直播等形式,与社区内外的朋友们共享特长和兴趣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这个文化社区还在探索推进“熟龄创业园”构建。王毅夫妇就是创业园的首批入驻者,他们在沪上中装设计圈颇有名气。听闻二老“出山”,许多“旗袍迷”迫不及待地探路新泾,来到旗袍工作室定制新衣。这个没有围墙的康养社区,将“老有所为”发挥得淋漓尽致。

乡村致富

这一项目的“引力”,源于享莱乐创始人王红梅对老年群体和沪郊乡村的调研与认知。“上海户籍老年人口比例已超35%,其中约1/6是单身,一部分住在没有电梯的‘老破小’,一部分是空巢老人,这个庞大的群体构成了当下养老市场的刚需人群。”

据王红梅介绍,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,乡村生态和基础设施优化提升显著,加之乡村有大量的闲置土地资源,所以以“康养”为衔接点,将有利于一体解决空心村和城市养老难的双重困境。

长租这样一套房的租金是否会将大部分老人拒之门外?破题上,享莱乐与建行合作,让“存房养老”模式有效续上了这根“资金链”。退休长者可以选择把住宅委托给建信养老金管理公司进行资产管理,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,用以支付各类适老服务。

近几年,村民们在康养社区的打造下,获得了可观的收益。村民彭月娥,除了是农家宅院的“管家”,也是村里第一批参与签约的出租人。几年里,彭月娥从一个农村妇女转变成了自信开朗的“管事人”,年收入比以前翻了近3倍。此外,这一文化社区的新员工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95后、00后,都是新泾及周边村的村民。

溢出效应还不止于此,据享莱乐朱泾店总经理王凯统计,以对合作社的带动为例,仅去年一年,以带货、采摘等形式,累计带动金山多家合作社销售农副产品超300万元。

“农文旅发展,推动了‘三产’融合,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,让我们村民实实在在鼓起了钱袋子。”新泾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朱元峰表示,结合稻香新泾的定位和乡村产业发展现状,村委会将继续做好对不同主体的服务,完成好穿针引线的工作,让美丽新泾成为更多人的宜居地、创业地和致富地。

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 实习生 陈佳琳

关键词: